数控技能大赛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赛项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
赛项组别:学生组
赛项归属产业:加工制造类
二、竞赛目的
通过竞赛,展现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成果,展示选手机械加工工艺能力、赛件加工过程中的机械图样分析能力、编程能力、合理使用加工刀具能力、合理选择切削参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运用专业知识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检阅选手的多工序数控机床知识与技能;考察参赛队的组织管理、精神面貌;考察选手对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质量意识、工作效率、安全及文明生产等职业素养。
三、竞赛内容、形式和成绩计算
本次竞赛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部分。采用单人竞赛形式,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理论知识竞赛试卷满分为100分,理论知识竞赛成绩将按照30%折算计入竞赛总成绩;实际操作竞赛满分为100分,将按照70%折算计入竞赛总成绩;理论知识竞赛成绩与实际操作竞赛成绩经折算后相加得出竞赛总成绩。
(一)理论竞赛内容
竞赛时间为30分钟,命题方式是国家题库抽取与专家命题相结合,比赛前十天下发题库。
(二)实操竞赛内容
竞赛3个小时完成,提供step格式的三维数字模型,要求参赛选手使用赛场提供的机床、设备、附件、计算机、CAD/CAM软件,按照赛卷要求,完成赛件的编程与加工任务。
四、竞赛方式
(一)竞赛方式:个人赛。
(二)竞赛需采取多场次进行,由赛项执委会按照竞赛日程表组织各领队参加公开抽签,确定各队参赛场次。参赛队按照抽签确定的参赛时段分批次进入比赛场地参赛。
(三)赛场的赛位号统一编制,参赛选手在比赛前20分钟到赛项指定地点接受检录,进场前15分钟抽签决定赛位号,抽签结束后随即按照抽取的赛位号进场,然后在对应的赛位上完成竞赛规定的工作任务。
五、竞赛试题
比赛前十天公布技能竞赛样题,比赛开始前由赛项监督按样题的30%更改竞赛试题。
六、竞赛规则
(一)参赛要求
1.参赛队及参赛选手资格
在校学生。
2.参赛队名额确定
以学院划分,各单位参赛选手数量不超过4人。
3.人员变更:参赛选手报名获得确认后不得随意更换。如备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因故无法参赛,经大赛执委会办公室核实后予以更换;参赛选手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比赛时,则视为自动放弃竞赛。
(二)熟悉场地、培训
1.根据组委会安排,比赛前进行半天到一天的机床操作培训,主要内容有程序传输、机床操作、实操加工等。
2.熟悉场地严格遵守大赛各种制度,严禁拥挤,喧哗,以免发生意外事故。不发表没有根据以及有损大赛整体形象的言论。
(三)文明参赛要求
1.比赛开始前由竞赛监督员随机抽取竞赛赛题,同一场竞赛采用相同的竞赛赛题。
2.比赛流程:
操作技能竞赛:参赛选手赛前2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凭参赛证、身份证检录,核对选手身份。选手上交工件,同时上交赛位证;选手确认赛位证与上交的赛件及赛卷技术文件一并放入收件盒中,并上交至收件处,在收件表中签字确认后方可离开。
3.选手不得自带任何纸质资料和存储工具,如出现较严重的违规、违纪、舞弊等现象,经裁判组裁定取消比赛成绩。
4.竞赛过程中,选手若需休息、饮水或去洗手间,一律计算在竞赛时间内。
5.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须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禁止不安全操作和野蛮操作,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若因选手个人因素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和设备故障,不予延时,情节特别严重者,由大赛裁判组视具体情况做出处理决定(最高至终止比赛)并由裁判长通报竞赛监督员;若不是选手个人因素造成设备故障,由大赛裁判组视具体情况做出延时处理并由裁判长通报竞赛监督员;若选手在操作过程中造成设备损坏,报组织方领导,根据实际情况由参赛方进行维修或赔偿。
6.如果选手提前结束竞赛,应报裁判员,比赛终止时间由裁判员记录在案。选手提前结束竞赛后不得再进行任何加工,把赛件、赛卷及任务文件上交至收件裁判员后方可离开赛场。
7.竞赛结束前15分钟,裁判长提醒竞赛即将结束,各参赛选手应准备停止加工,竞赛结束指令发出以后,选手应立即停止工作。操作技能部分,裁判长宣布比赛结束后,选手应立即停止各项工作,退刀并卸下赛件。在比赛结束后3分钟之内必须把赛件、赛卷、任务文件上交至收件裁判员。延时交卷1-3分钟扣3分,延时交卷3-6分钟扣5分,延时交卷6分钟扣10分。
8.竞赛过程中选手不允许修改机床参数,擅自修改机床参数者,一经发现取消竞赛成绩。
9.选手上交赛件至收件裁判员须由选手和现场裁判共同完成。
10.选手提交的赛件应经过清理。11.竞赛结束,选手应立即清理并恢复现场,经裁判员和现场工作人员确认后方可离开赛场,此项工作将在选手职业素养环节进行评判。